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汽車行業正加速邁向數智化新紀元。曾經,發動機的轟鳴與濃郁的機械氣息是汽車的標志;如今,汽車愈發呈現出“數碼”新貌。在全球頂尖消費電子盛會CES 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車企及新能源汽車供應商嶄露頭角,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寶馬、豐田、本田、現代、長城等傳統汽車巨頭,以及小鵬、極氪等新勢力車企紛紛亮相CES 2025。

若說CES 2024讓人們篤信人工智能(AI)必將顛覆未來,那么在CES 2025,AI已然開啟重塑行業的新篇章。與往屆不同,2025年的CES,所有服務、產品均與AI緊密相連。不論產品是否貼上AI、大模型的標簽,AI已深入滲透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日常起居到工作生產,正全方位重塑著各個行業。
AI成汽車行業新引擎
與以往著重推出各類前沿概念車型不同,此次CES展會中,整車廠商的核心焦點轉向了汽車與AI的深度融合。比如,寶馬將展出其全新的i Vision Dee概念車,該車以增強現實(AR)與車內交互的融合為亮點,同時推出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BMW全景iDrive以及自研的新世代操作系統X。

在日韓車企陣營,本田將攜帶兩款基于未來概念打造的0系列電動汽車原型車參展CES,并展示其駕駛員監控系統等全新專有操作系統。據了解,該車系是本田首款真正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產品,預計2026年率先在北美市場上市。現代汽車則將展出全球首款全擋風玻璃全息投影顯示屏。

在AI領域,英偉達無疑是備受矚目的企業。在“雷神”(Thor)處理器進入量產階段后,這塊計算能力達上一代產品Orin 20倍的芯片也正式進軍汽車市場。黃仁勛指出,Thor并非僅限于自動駕駛芯片,而是為汽車的中央計算架構量身打造的。

此前,包括比亞迪、理想、極氪等諸多中國車企都曾宣布與Thor合作。黃仁勛表示,英偉達2026財年汽車業務營收目標為50億美元,相較于2024財年汽車業務收入11億美元以及2025財年前三季度的11.24億美元,這一目標顯得相當有魄力。
毋庸置疑,誰能掌握AI,誰就能在新能源汽車競賽的下半場搶占先機。然而,AI究竟能為新能源汽車帶來哪些變革呢?
AI如何賦能汽車產品
在過去的這一年里,AI大模型在語音交互、車輛控制、娛樂系統以及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實現了全方位的應用。智能化技術徹底顛覆了汽車的使用場景,使汽車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主角。得益于AI技術的強勁推動,車企在智能座艙、操作系統、智能駕駛等關鍵領域的研發都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一點在2025年的CES展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以自動駕駛領域為例,智駕模型能夠借助海量視頻進行訓練,生成高度逼真的虛擬世界視頻,用于訓練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這一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自動駕駛系統對復雜路況的識別與處理能力,從而增強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時車輛與基礎設施的協同也愈發緊密,HERE與寶馬、索尼本田出行等合作,借助先進的地圖數據和AI驅動的UniMap系統,實現車道級定位、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功能,還支持電動汽車續航管理、增強現實等,為駕駛者提供無縫導航、安全警報和電動汽車專屬工具。現代的車聯網技術也使車輛與基礎設施無縫連接,助力交通管理和能源管理的高效化。

另一方面,AI技術對車載操作系統的智能化與互聯性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AI不僅實現了車輛內部各項功能的智能化控制,還能與外部智能設備及基礎設施實現無縫對接。比如,車主可通過手機應用遠程操控車輛的啟動、鎖車、解鎖等操作,還能在車內借助語音指令與智能家居設備進行交互,達成車家互聯。這種智能化與互聯性的提升,不僅為車主帶來了更為便捷的操作體驗,更為未來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發展筑牢了根基。

英偉達與聯發科在智能座艙領域的合作成果顯著,為汽車帶來更智能、個性化的交互體驗。Stellantis和奔馳將ChatGPT集成到車輛中,讓乘客能與車輛自然互動,獲取目的地、當地景點等信息,享受虛擬旅行伴侶般的陪伴。此外,AI還能根據駕駛員偏好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娛樂內容,并基于駕駛習慣和歷史數據給出預測性建議。
中國車企猛秀數智化“肌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CES曾出現遇冷的情況,2020年時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僅有1100家。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CES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這背后存在著諸多內外因素,從側面反映出中國企業更加趨于理性,愈發專注于業務本身,對于這種“展示”屬性強于“發布”屬性的國際大會,興趣逐漸減退。

然而,本屆CES對中國企業的吸引力卻顯著增強,中國企業參展數量高達1300余家,刷新了歷史記錄。本屆CES中,主要參展的中國車企有長城、小鵬、極氪等,此外還有禾賽科技、黑芝麻智能等自動駕駛及零部件領域的相關企業。從消費電子到汽車,再到人工智能等多個關鍵領域,中國都派出了眾多企業參與本屆CES,可以說為CES注入了活力,中國創新成果也贏得了全球各方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整車品牌方面,在CES 2025上,中國展商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了1300余家,其中中國車企的技術成果尤為引人注目。吉利汽車發布了行業首個“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這一技術體系基于AI原生OS構建,覆蓋了C端消費者、B端企業服務以及空天地一體的智能生態,致力于打造有溫度、有情感、可持續成長的原生“出行智慧生命體”。吉利的AI技術成果包括端到端語音大模型、AI數字底盤、Flyme Auto 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并且已經量產落地上車,像AI銀河精靈、Flyme Auto智能座艙、AI云動力、AI繪本、AI哨兵等一系列AI技術已陸續在銀河E8、銀河E5、銀河星艦7等產品上應用。

極氪作為吉利汽車旗下的品牌,在CES 2025上帶來了3款純電車型極氪001 FR、極氪009光輝和極氪MIX,并公布了部分最新核心技術。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極氪帶來了首個OEM量產英偉達DRIVE AGX Thor智駕域控制器平臺,該平臺由極氪團隊自主研發設計,具備2倍超高算力、低功耗設計、豐富的通信及傳感器接口,能更好地適配英偉達DRIVE AGX Thor,帶來更加強大的AI智能駕駛體驗。首款量產原生自動駕駛汽車極氪RT將于2025年開啟大規模交付。

除了吉利,長城汽車在CES 2025上同樣表現搶眼。其研發的空間語言智能體大模型ASL(Agent of Space & Language),能夠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處理與智能決策。該模型能夠依據目的地特性、乘客需求及偏好,結合沿途交通和環境信息,使智能汽車真正化身為一個AI智能體。

小鵬汽車也展示了其創新技術,小鵬匯天展出了公司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產品,這是該產品繼中國航展后首次在海外展出,計劃于2026年量產,被稱為來自東方的“豪華重機”。這些技術成果不僅展示了中國車企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也體現了中國在全球科技舞臺上的影響力正與日俱增。
車叔總結
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汽車行業加速邁向數智化新紀元,汽車從機械轟鳴邁向“數碼”新貌。CES 2025上,車企及供應商成為焦點,傳統巨頭與新勢力車企紛紛亮相。AI技術引領生產力變革,車企研發重點轉向汽車與AI深度融合,從智能座艙到自動駕駛,AI正在全方位重塑汽車使用場景。2025年,誰能率先利用AI賦能產品,誰就搶占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