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公布的 1 月銷量數據成為了汽車行業熱議的焦點,比亞迪憑借 300538 輛的銷量成績,延續市場領先態勢。同時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前十出爐,中國兩家車企上榜。比亞迪更以427萬輛位列全球第五,較去年躍升4位。豐田和大眾依舊領跑世界汽車市場;韓系在國內雖被邊緣化,但實力仍不可小覷;Stlantis集團能上榜全靠“孩子多”;美系的通用和福特早已不復當年之勇。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出海再創高峰。

中國銷冠位列全球第五
2023年10月,比亞迪月銷突破30萬輛。2024年10月,比亞迪月銷首次突破50萬輛大關,成為首家單月銷量突破50萬輛的中國車企。據GlobalData數據,2023年比亞迪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汽車制造商,以超過302萬的銷量排名第九位;2024年比亞迪年銷量攀升至427萬輛,同比增長41%。

公開數據顯示,比亞迪在2024年8月和11月均超越大眾,一度躍居全球汽車銷量排行榜第二位。要知道,“榜上”車企的全球銷量數據, 除比亞迪外,其余都是“油”和“電”車型的混合,而且還是以傳統燃油車為主,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慘不忍睹。

如果單算新能源汽車的話,比亞迪遠遠拋離這些國際“大廠”。所以,除位列全球十大車企排行榜第五之外,比亞迪在2024年還是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以及新能源客車出口銷量冠軍。

醉心技術以獲市場認可
曾幾何時,比亞迪被人戲稱為“比3萬”,因為它的燃油車月銷不會超過3萬,在中國車企中只屬“小弟”的水平。可誰又能想到,就是這么一個當初不起眼的車企,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實現了從月銷量3萬到30萬再到50萬輛的華麗蛻變,成為國內車企的龍頭呢?

30年前,大多數中國汽車品牌都撓破腦門想著如何突破“三大件”,想著如何造一款“像樣”的汽車,而此時的比亞迪已經另辟蹊徑鉆研新能源車了。比亞迪從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500萬輛,足足花了15年時間。而從500萬輛到1000萬輛,只用了短短的15個月。

大家只看到比亞迪近幾年的迸發式發展,卻忽略了比亞迪前面幾十年的隱忍潛行。無論是傳統燃油車市場,還是新能源賽道,不變的依舊是“技術為王”。30年的戰略前瞻和技術積累,比亞迪的科研戰略一直是,“使用一代技術,儲備一代技術,研發一代技術”。

如今,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厚積薄發,易四方、易三方、DM-i、DM-p、DMO、云輦系統、璇璣智能化架構,e平臺3.0、刀片電池、DiLink智能座艙和“天神之眼”高價智駕等等,比亞迪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的“技術矩陣”了。

“出海”以提升國際影響力
作為一家要做大做強的中國車企,僅僅圍繞國內市場是不夠的,想要尋求新的增長點,必須“走出去”賺“洋人”的錢。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正奮發踐行著加速中國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的目標,讓“中國的”成為“世界的”。

比亞迪在2021年就宣布了“乘用車出海”計劃,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截至目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足跡已覆蓋全球六大洲,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城市。

在海外建廠方面,比亞迪目前已在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泰國、巴西等國家設有乘用車工廠;在“國車自運”方面,比亞迪已經建設自己的滾裝船隊,并先后投放“開拓者一號”、“常州號”和“合肥號”。

2024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比亞迪憑借強大的實力和優異的表現第三次上榜,從2023年的第212位提升到第143位,足以彰顯出比亞迪不斷提升的國際影響力。

寫在最后:
轉換新能源賽道為汽車產業變革的帶來歷史性機遇,比亞迪的崛起不僅代表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也展示了中國車企對新技術的掌握,放在全球市場也有著相當的競爭力。未來,相信比亞迪將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及前瞻性戰略布局,堅持高質量發展,逐漸成長為中國汽車的世界級名片。